“一根長杠兒、一根短桿、試驗用的鋼珠、砝碼,鋼珠和磨輪使用的材質都是鋼材,這種抗磨試驗機的工作機理,是在一定外力負荷下,機油由于鋼珠和磨輪互相摩擦運動時,在增加負荷的條件下,也就是在不斷增加砝碼的過程中,以最終油膜破裂,摩擦鋼珠和磨輪抱死的最多砝碼數量為依據,從而判斷機油的極壓耐磨性,進一步證明潤滑油性能優異好于其他任何品牌。”抗磨機實驗是否真正能夠作為檢驗潤滑油質量好壞的依據呢?
以前在潤滑油市場風靡一時的“抗磨機”實驗,消逝幾年后又開始在潤滑油市場盛行。
這其中的原因是利用的信息的不對稱,忽悠不懂潤滑油的人。在現在這信息發達的年頭,在潤滑油市場銷售過程中,采用這一方式證明自己的油品好于其他油品是很低級的一種營銷方式。我們經常可以在小展會或不發達市場上遇見很多不知名的品牌通過用“抗磨機”實驗證明自己的產品比國內外產品大品牌都要好。有點思維邏輯的人都會明白一個道理:為什么這么多大品牌在市場不采用這種方式或者既然實驗證明自己的產品是這么的成功,在市場為什么銷售不好呢?是忽悠或是品質的佐證?有點基本常識的人查一下相關資料即可找到答案。
首先,潤滑油在發動機內.是要經歷高溫、高壓高速高剪切等復雜情況,并且必須具備潤滑、散熱、清洗、防腐、減震、密封等功效。抗磨性能只是潤滑油的多種功效中的一項,僅做抗磨試驗不能說明產品好用,因為潤滑油還在基油中的添加有各種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含量要平衡,不能單獨加大某一添加劑的劑量,潤滑油在發生化學物理等一系列的變化后,要保證整體性能不變才行,所以不能僅看在抗磨機上能加幾個砝碼,磨痕的大小,來判斷潤滑油的好壞。
從材質上試驗機較為單一,而內燃機中有各種鑄鐵、合金鋼及有色金屬等。所以用評定潤滑油抗磨損性能(及摩擦性能)的通用試驗機作為內燃機油抗磨試驗有一定的局限性。綜上所述用抗磨試驗機檢測潤滑油的質量是不科學的。
其次:作為全面評價潤滑油質量的標準,世界各國已經基本趨向一致,建立了潤滑油理化指標、模擬試驗、臺架試驗、行車試驗等幾部分構成的質量標準基本體系。